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法学院地方立法服务成果频出 获漳州市人大常委会认可

2025-10-15       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  

  近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管主办的《人民政坛》杂志2025年第9期刊登了一篇题为《设区市立法这10年丨聚民智筑法基 立良法谋善治——漳州地方立法十年“答卷”》的文章,其中多次提及我校法学院在漳州地方立法工作中所做出的贡献,这不仅是对法学院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法学院师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肯定。

  自2015年立法法修改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以来,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将“汇民智、立良法、促善治”贯穿立法工作全过程。法学院作为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充分发挥了“智库”作用,深度参与多部重要立法工作,共同完成多项立法研究。如在《漳州市海域养殖污染防治办法》的审议阶段,法学院组织地方立法和公共法律事务研究服务中心成员集中研究探讨,提出21条意见,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吸收采纳了其中的17条,采纳率高达81%。这充分彰显了法学院教师“智囊团”作用,为地方立法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确保地方性法规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漳州地方立法工作贡献了诸多智慧和力量。

  2022年6月,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和我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将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落户法学院。同年9月,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与法学院签订了《立法服务合同》。2024年3月,法学院成立了地方立法和公共法律事务研究服务中心,由法学院副院长姜宇担任主任,陈雪琴副教授担任执行主任,罗芳副教授、杨宇静副教授、柯凤华副教授、常楠老师担任骨干力量,形成了常态化的地方立法和公共法律事务的研究与服务工作机制。该中心成立后,法学院与漳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交流合作更加紧密,深度参与重要立法工作,共同完成多项立法研究成果。

  此外,从《漳州市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办法》的普法宣传片创作拍摄,到为《漳州市城市公共停车管理规定》等法规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再到《“漳州110”发展促进条例》《漳州市文明养犬若干规定》的法规宣传活动,法学院师生的身影活跃在漳州地方立法工作的各个环节,以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为地方立法工作质效的提升贡献了智慧。

  未来,法学院将继续秉持专业精神,深化校地合作,为地方立法工作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同时,法学院也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法学教育和研究,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法治人才。

[编辑:甘丽红]
[校对:王小磊 陈巧恩 樊雨昕]
[审核:彭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


  • 黔东南州农技人员来我校培训!

    9月4日上午,由我校承办的“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农技人员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顺利开班。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院长鲁同安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来自黔东南州的109名优秀农技人员参与培训。鲁同安副院长代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致欢迎辞。鲁同安向学员们介绍了学校的校情校史,以及我校的办学优势及优质服务。他表示,学校将认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执行有力,努力让各位学员通过本次培训学有所成、满载而归。本次培训历时7天,为保障教学...


  • 国家税务总局漳州市税务局“2022智税技能竞赛培训班”顺利开班!

    7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漳州市税务局“2022智税技能竞赛培训班”在我校开班。国家税务总局漳州市税务局二级高级主办肖文和国家税务总局漳州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局长、二级高级主办陈文章,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院长鲁同安出席开班仪式。漳州市税务局各单位优秀青年干部参与培训。鲁同安副院长代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致欢迎辞。鲁同安回顾了学校与漳州市税务局在教育培训方面的合作历史,并介绍了我校的办学优势及优质服务。他表示,学...


  • 我校与漳州市人大常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落户法学院

    6月23日下午,在漳州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授牌暨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签约授牌仪式上,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与漳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规定,我校与漳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将在“共建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委托开展立法课题研究与合作、加强人员相互交流、互派人员讲学授课、推动校地学术合作”等五大方面展开务实有效的合作。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院长洪永强与漳州市人大常委会...


  • Copyright since 2022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管理发展与培训中心
    电话:0596-6288368、6288141   邮箱:pxzx@xujc.com